许余龙教授作客博士沙龙谈语言学研究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10 浏览次数:869

许余龙教授在博士沙龙讲解“语言学研究可以如何创新”

 6月7日晚,第43期博士沙龙在虹口校区如期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的主讲人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余龙教授。戴宝玉教授、金立鑫教授也加入了本期沙龙的讨论。本期沙龙由图书馆馆长助理张绍铎副研究员和10级博士生丛迎旭分别主持,分为 “中科杯信息素质竞赛”颁奖及点评、专题讲座和现场问答三个环节。

“中科杯信息素质竞赛”面向我校语言学和其他复合型专业硕博士生,受到了各专业研究生的欢迎。在征集的大量竞赛综述论文中,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叶玮、邓小燕),二等奖5名(张素敏、尹露、韦进深、杨帆[国关]、张鹏),三等奖11名(王丽莎、李竞、孙成娇、杨帆[语言学]、顾坚、吉小雨、许立、易青华、尹长春、李皓、桑子文)。沙龙伊始,许余龙教授、本次大赛赞助机构代表吴美华女士和研究生部曹原老师分别为获奖同学颁奖。接下来,张绍铎老师代表复合型专业各位评委宣读了他们对参赛综述论文的点评意见。随后,许老师介绍了本次文献综述大赛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选题新颖性、文献完备性、阐述系统性、论证严谨性、引证规范性等6个1级指标和8个2级指标。许老师对本次大赛中的7篇语言学方向论文做了简评,并指出了每篇论文有待完善之处。许老师特别强调:作为博士论文组成部分的文献综述,与单独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综述并不完全相同。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要与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所采用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紧密结合。

博士沙龙的第二部分,许老师以一篇博士论文为例,回答了“语言学研究可以如何创新”这个吸引众多语言学研究者的问题。许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章节结构和内容;然后结合实例着重阐发了语言学研究创新的具体方法和思路。概括地说,创新可以分为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描述创新三个层面,可以通过观察、描写和解释三个步骤来实现。许老师特别强调,语言学创新最难能可贵的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某一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进行深入观察和细致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可验证的、符合所描写语言事实的理论解释。

随后,许老师又从Popper的科学哲学观出发描述了科学知识产生的基本过程,即:所有科学知识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此过程中,假设(即尝试性理论)被提出、接受检验、被推翻,导致对假设的修正或新假设的提出。修正后的新假设又接受新一轮的检验与修正,如此不断循环发展,使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也就是说,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在科学发展的每一阶段,所有科学理论都是暂时性的、猜想性的和假说性的。这些理论只能被暂时性地证实(confirm),或结论性地证伪和推翻,却永远不能最终得到证明(prove)。许老师还引述了王尔敏先生研习思想史的经历,勉励大家在语言学研究中要如同王先生一样“锻炼超然的观察能力,历练缜密辨析问题的习性,培养追逐抽象思路的耐心”。

在现场问答环节,许老师回答了语言对比、教学法研究、语料库建设与运用、论文撰写与投稿等方面的问题。在谈到“采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来研究汉语是创新还是剽窃”时,许老师认为,国外的许多理论是以英语为研究对象,用这些理论为框架来研究汉语时常常可以发现许多汉语的语言事实与其理论预测不符,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理论加以修正和改正,因而此类研究虽然是基础性的,但仍具有积极意义,和剽窃无关。对于“两种差异非常大的语言如何进行对比”这个问题,许老师敏锐地指出:“语言学研究包括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因此可以从两种语言共有的、相似的功能或者语义入手,寻找二者表达手段的差异。如果从类型学上说,也就是看表达同一种功能,汉语选择了什么,日语选择了什么,英语选择了什么。”这一问题引发了现场的热烈讨论,金老师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就对比范畴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许老师聆听了不同的发言后语重心长地补充道,任何语言符号都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对比同一范畴的语言形式,但当对比涉及两个乃至多个范畴之间的互动时,难度就更大了。在整个问答过程中,戴老师就自己所熟悉和关心的问题也发表了看法,图书馆张老师还特别介绍了语言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资源。

许老师的讲座旁征博引,现场讨论热烈,激发了大家对语言研究创新的热情。最后,本期博士沙龙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文/ 丛迎旭、徐谙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