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信息存档
|
翻译政策研究演讲人: 滕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时间:2015年5月29日(周五)16:00-17:30 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5号楼602会议室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翻译是一种受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活动。在很多时候,翻译并不仅仅是从原作到译作的简单的复制过程,而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选择、重建、增减等活动,甚至是各种权力的“角力”场所。译者往往需要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从而使译文符合其所处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甚至当语言与意识形态发生矛盾时,往往是语言做出让步。 政治因素与环境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政策的走向,而翻译政策对翻译活动的目的、待译作家和作品的选择、策略的选择及文本内容的增删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于一直被认为享有充分主体性的译者,受到当时、当地翻译政策的影响,其个人的翻译活动会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限制。与译者相比,翻译机构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翻译机构作用于政权与译者之间,既是翻译政策的执行者,同时又是沟通译者与政府的桥梁,在下情上达和政策制定及执行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将“翻译政策”这一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翻译的本质和功能、翻译活动的主体、文化历史的演变乃至我们生活的世界。希望能籍此为本学科开启一个新的研究窗口,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学术背景,提升翻译政策这一边缘课题在翻译研究学科中的地位。 讲做人简介: 滕梅,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2008年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0-2011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翻译教学,著有《中国翻译政策研究》(2013)、《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研究》(2009)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