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信息存档

语言共性与个性工作坊第七期

发布时间:2015-06-15浏览次数:671

主题: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分配性研究

时间:617(周三)1830-2030

地点:虹口校区5号楼602

主讲人:复旦大学英文系冯予力博士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新戴维森事件语义学框架(Neo-Davidsonianevent-based framework),并以“各”的语义为切入点展示该理论视角在汉语中的应用。过往研究将“各”分析为分配性算子,其中李宝伦等(2009)认为,“各”所表达的分配关系要求:其分配关键词(sorting key)必须含有多个成员,另外,其成分统治域内必须含有一个变量以充当其分配成分(distributedshare)。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两个问题:“各”的分配关键词和分配成分需要由什么样的实体来充当;“各”为何要求其辖域内要有一个变量,这源于它的何种语义限制?在相关汉语事实的基础上(尤其是“各”与“都”在表分配时的不同表现),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各”是一个基于事件的分配算子,且它要求分配成分中的事件是不同的(或者说可以被互相区分的),而“不同”可以从事件的时间/地点维度以及题元角色的指派等方面得到体现。“各”之所以要求其辖域内有一个可以贡献变量的短语,其本质原因在于:变量允许自由赋值,是“不同”的先决条件。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5号楼606室、616室   电话:021-35372364、35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