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信息存档

【5月16日】陈嘉映:从语言学着眼谈谈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2-05-14浏览次数:735

主题:从语言学着眼谈谈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时间:2012年5月16日

地点:图文西厅

主讲人:陈嘉映

主讲人简介:

著名哲学学者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被认为是“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

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居北京。文化大革命时,到内蒙古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读德语。19785月考入外哲所研究院,在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随熊伟先生读海德格尔哲学。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11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以《论名称》一文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欧洲工作一年。19935月回国,翌年重返北京大学执教。2002年转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被华东师范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紫江学者。20081月转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工作,任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特聘教授。

目前的主要学术成就,专著包括《海德格尔哲学概论》、《语言哲学》、《无法还原的像》、《哲学科学常识》、《思远道》、《泠风集》、《从感觉开始》等。译著包括《哲学研究》、《存在与时间》、《哲学中的语言学》等。

讲座内容:

语言和心灵、精神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所有心灵活动和社会现象里,语言是最系统的,最适合成为系统思考(episteme)的对象。洪堡说:“语言是世界观,又说,语言是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一个民族人民的精神就是其语言。”心智的成长大概也离不开语言,培根说:“人们以为心智指挥语言,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语言控制着人们的心智。”

语言现象自古引发人们探究的兴趣,这些探究糅合哲学探究和科学探究。18世纪以后,对语言的探究逐渐区分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本讲座就最近两三个世纪的语言研究来审视哲学和科学的区别,尝试说明二者的分野和联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5号楼606室、616室   电话:021-35372364、35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