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信息存档
|
现代汉语语法的认知特点及教学上的应用 讲座主题:现代汉语语法的认知特点及教学上的应用 讲座人:古川裕(日本大阪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 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虹口校区图书馆606 主办单位: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讲座人简介 讲座摘要: 1. 认知层面的“凹凸转换”现象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结构形式是人的认知经验结构在语言中的投射。我们也可以说,语言形式的某种特点可以看作是相应的认知结构特点的具体表现,换言之,人们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THING和事件EVENT的看法会直接促动并控制相应的语言形式FORM。根据这个主导思想,我们要提出基于人类认知特点的“凹凸转换理论”。 “凹凸转换”现象可谓是人类对外界事件的认知反应中最为基本而且最为具体的表现,它在现代汉语里诸多语言形式上的反映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形,我们围绕这两种情形分别进行具体的讨论和解释∶ (一) 一个语言形式对应两个看似相反的外界事件 (二) 一个外界事态对应两个语序相反的语言形式 2. 外界事件和语言形式的互动关系 2.1一个语言形式对应两个看似相反的外界事件 (1)“为”类词的双指向性表现 (2)“跟”类词的双指向性表现 (3)“下/出”位移动词的双指向性表现 (4)“叫/让”句式及其语态的双指向性表现 (5) 隐现句式和双宾语句式的双指向性表现 (6)“亏”类词的双指向性表现 2.2一个外界事件对应两个语序相反的语言形式 (1)〈存在状态〉 “有”字句和“在”字句 (2)〈动态事件〉 “把”字句和“被”字句 (3)〈静态事件〉 “叫”字句和“为”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