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信息存档

9月23日:语言获得的双向生长模式

发布时间:2016-09-20浏览次数:1061

主题:语言获得的双向生长模式

主讲人: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时间:2016923日(周五)9:00 -11:00

地点:虹口校区逸夫图书馆606

主办单位: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主讲人简介:胡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当代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当代语言学》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句法学、语义学、句法-语义界面理论和儿童语言获得。

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

《语言科学》以及《语法研究与探索》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国际发表十余篇论文刊于The Linguistic Review Linguistics Journal of Pragmat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等期刊。目前主持的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论元选择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汉语儿童语法获得与认知发展:跟踪调查与横向实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匈牙利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自然语言信息结构的接口研究》以及荷兰皇家人文和科学学院的中国-荷兰合作科学研究项目《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Speech Prosod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utch and Chinese》。

提要: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即合并(merge)。合并是以虚实为基础的,合并是虚实相生,即: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词组是虚实合并而相生的结果,表现出虚实对称的结构。除了词组呈现出虚实对称的结构,整个句子也呈现出虚实对称的结构:一头虚,一头实,即CP 层虚,VP 层实。本文在胡建华(2013a2013b)虚实对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儿童句法发展的虚实对称、双向生长模式(bidirectional maturation model),该模式可以得到儿童自发产出言语材料的验证。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5号楼606室、616室   电话:021-35372364、3537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