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0- 09:00 | 主旨报告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方言起点介词语义地图研究 朴正九(国立首尔大学) 姜柄圭(西江大学) 柳秀京(岭南大学) 寄生范畴:基于语法库藏限制条件的语义范畴 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主持人:黄行;地点: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
09:00-09:15 | 讨论和反馈 |
09:15-09:30 | 茶歇 |
09:30-11:10 | 分组讨论(20分钟/人) |
A | Argument Realization of Psychological Verbs李朝(Li, Chao) |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ie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yntax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ciocultural Identitie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Qing Cao |
The Inventory Structure of Person in the Chinese Dialect of Puxian 吴建明 (Wu, Jianming) |
从语言类型学来看汉语的主语吴桐(Wu, Tong) |
Tracing Diachronic Typological Change – Ethiopian Semitic relative clauseHongwei Zhang(张泓玮) |
语序类型学与汉语语序习得研究周文华 |
(主持人:李朝;地点:会议中心英伦厅) |
|
B | 广西汉\壮语方言“知道”义语素充当选择连词覃凤余 |
亲属称谓的类型学考察牛彬马戌灵 |
“睇”的流变—兼谈汉语一类尝试标记的来源汤燕 |
“该”的情态义形成缪庆 |
汉语“第一”的语义演变模式及其类型学意义余义兵 |
(主持人:覃凤余;地点:会议中心凯旋厅) |
|
C | 阿尔泰诸语言条件句式的类型学考察陈辰 |
补足语从句的类型学观照丁健 |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西英关系小句初探穆玲 |
格西霍尔语关系句的类型特征田阡子孙天心 |
比较结果项和汉语差比句语序类型崔维真 |
(主持人:陈辰;地点:会议中心富士厅) |
|
D | 标志度向心递减倾向刘小川 |
后置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类型学观照贾君芳 |
汉语修饰语语序的类型学探因申莉 |
经典引语语序类型及其与VO-OV语序之关系曾俊敏薛雯迪 |
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介词语序特征王磊 |
(主持人:刘小川;地点: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教室) |
|
E | 论汉藏语言擦音的类型与共性燕海雄 |
汉语方言中的土家语声调底层探论明茂修 |
苗瑶语共时塞音系统的类型学研究谭晓平 |
论词末元音的性质和功能哈斯其木格乌日格喜乐图 |
苏皖边界吴语送气擦音sh-/ɕh-的来源及其音变袁丹 |
(主持人:燕海雄;地点:1号楼101教室) |
|
F | 汉语运动方式显著度的历时演变史文磊 |
青海民和甘沟话的致使结构赵绿原杨永龙 |
汉语淡化类致使结构的类型学特征邢欣丁泽良 |
中国英语学习者构式编码运动事件的语言库藏类型学研究谷峪 |
The expression of dynamic deixis in spontaneous and caused motion events: a typological study of Mandarin Chinese宋金珂 |
(主持人:史文磊;地点:1号楼102教室) |
|
G | Evidentiality in Som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of TaiwanChia-jung Pan/潘家荣 |
Pathways of Counterfactual Markings: A Diachronic Typology雍茜 |
德钦藏语的示证范畴汪岚 |
Peterson意外范畴类型学框架下的英汉意外表达比较研究谭方方 |
述题缺省句(topic-only sentence)类型学研究王海波 |
| (主持人:潘家荣;地点:会议中心1号楼105教室) |
11:10-11:30 | 各个小组分会场讨论 |
11:30-12:00 | 主旨报告 The debate on comparative categories in typology and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Randy LaPolla/罗仁地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南洋理工大学) (主持人:Walter Bisang;地点: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
12:00 -12:15 | 讨论和反馈 |
12:15-13:15 | 午餐 |
13:30-15:30 | 分组讨论(20分钟/人) |
A | 汉语条件句依存模式的降级特征及相关解释张建 |
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标记语“之”和“其”的对比研究张俊 |
英语非限定述谓结构的句法特征及述谓性强度唐晓东 |
论朝鲜语和汉语小句定语结构的显赫度闫超 |
生命度对韩汉并列NP语序的制约杨素悦 |
连动显赫和语气词显赫——塑造语言区域句法特征的库藏动因卢笑予 |
(主持人:张建;地点:会议中心英伦厅) |
|
B | 跨语言(非)现实与时-体-情态的范畴关联及显赫性格局于秀金 |
湘语邵阳县方言的三种体标记王振宇 |
领有动词与完成体表达的类型学研究吴春相杜丹 |
现代汉语持续体的性质及其显赫性王芸华 |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ense-rich and Tenseless Languages: The case of the Future Tense/时态丰富和不需要时态的语言的对比研究: 未来时态时的情况Masahiko Nose |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淄博方言中的体标记“来”王丽梅 |
(主持人:于秀金;地点:会议中心凯旋厅) |
|
C |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方言“V+快”历时与共时考察崔山佳 |
“都”的极项允准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陈莉潘海华 |
汉语特有的约量构式及其机制:约量词+XP+极性定位艾朝阳 |
“有+Vp”复苏机制与“有”的属性再解读张亮 |
Verbal Classifiers in the Xiang Dialects of China刘博洋 |
广西汉、壮语方言的方式助词和取舍助词覃东生 |
(主持人:崔山佳;地点:会议中心富士厅) |
|
D | 清末民初北京话句末语气词史金生 |
低量程度表达的跨语言考察玄玥 |
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下程度范畴“很”的显赫性翟会锋 |
白语性别标记的形式、意义和功能田静 |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句法位置分布研究吴菡 |
跨语言比较视角下汉语量词的显赫功能及动因高亚楠 |
(主持人:史金生;地点: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MBA案例教室) |
|
E | 文字类型学赵丽明 |
微观地理类型学:狭域地理语言学分析和类型学的互证黄河 |
新疆跨境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调查研究陈炜 |
英语强制性附接语的构式语法学解释张国华 |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syntactic divergences of DNS (his) in English-to-Chinese Translation余碧燕蒋跃 |
The designing principles of glossing labels: A proposed amendment to Leipzig Glossing Rules 叶子肖皇羊 |
(主持人:赵丽明;地点:1号楼101教室) |
|
F | 从介词用法看商代语言和周代语言的不同类型特征白恩姬柳东春 |
元代疑问语气“那”与汉语疑问句类型再思考晁瑞 |
《清文启蒙》三种特殊语法现象研究孙品健 |
从生成语法框架看西北接触方言与南岛语言中的格标记李婕 |
陕北晋语的无条件连词“愿”及其类型学意义韩启振 |
|
| (主持人:白恩姬;地点:1号楼102教室) |
15:30-16:50 | 各个小组分会场讨论 |
15:50-16:00 | 茶歇 |
16:00-17:00 | 主旨报告 中国民族语言声调类型的实证研究 黄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汉语“被动句”的焦点选择和力度调节 沈阳(南京大学) (主持人:黄成龙;地点: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
17:00-17:20 | 讨论和反馈 |
17:20-17:50 | 闭幕式 会议总结发言 刘丹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 下届主办方代表发言 陈前瑞(中国人民大学) (主持人:赵蓉晖,吴建明;地点: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 |